“民宿”当今一个火爆的名词,提起民宿大家都会联想到乡居、田园、山林里的一栋老房子,做了一定的设计改造,里面有人居住。便就是了民宿,这也大部分人最为直观的感受,民宿就是换个更适合人生活的地方居住,有的人认为,民宿就是承包一块地,做几栋装修还算不错的房子。从而盈利,对周边的一切不闻不顾,这真的是民宿吗?这就是森林中的铁盒子!
民宿自然有着让人舒适的环境,让人心灵有寄托之所的。民宿是有居住主人并有主人一手经营起来的,可能是一个热爱生活的读者,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农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艺术家等等。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融入居房之中,从而所展现出的一种形态。将自身经历沉淀、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自己的喜好兴趣所展现出来的一种产物,这样的居处才会有内涵,这样的居处才会有味道,这样的居处才会有生命里,这样的居处才会有活力。这些有自然有味道的居处,才称之为“民宿”。
民宿不是农家乐,即使它有的时候看起来确实像。巴沙体育平台和农家乐简单的、陈旧的、粗放的模式相比,民宿无疑是质的飞越。
有的说民宿是休闲农业的一种,可是从一个安吉民宿来看,并不完全是这样。安吉紧挨着莫干山,当莫干山火的一塌糊涂的时候,安吉实际上是以传统的旅游业为主,后来想着,既然莫干山能搞民宿,安吉应该也能搞,如果民宿有特色,服务也跟得上的话,就能够吸引客人冲着民宿来度假。
可事实是,运营数月后发现,现实和理想是有差距的。去莫干山的客人80%至90%是冲民宿去的,他们会为一家民宿去度假,但是来安吉的客人仍是以旅游为主。所以,从消费者对于服务的需求来看,传统的旅游业和民宿之间的一个动,一个静,差别更还是很明显的。
民宿、airbnb、酒店,三者虽然都是住,但是区别还是很大的,对于经常出差的同志来说,酒店星级再高,也是没心思享受的,它会去强调标准化:热水、室温、数个不同蓬松度的枕头、客房打扫时间和服务员响应速度。
而民宿则属于新标准化,或者叫个性化的标准化,或者叫乡愁、情怀、或者叫说走就走的旅行,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调性”和消费升级吧。
民宿投资回收期要比酒店短,但是一定比我们想象的要长。许多民宿一到周末的确一房难求,可在非周末期间却门庭冷清,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或者说,没能达到理想状态。
民宿就像服务业中的任何一个分支一样,有高要求、繁杂、琐碎、吃力不讨好的那一面。有风景还要有房子,找到景色最好的旧宅并拿下改造,这事比你想象的更难。民宿项目过于偏远导致的管理半径失效是常有的事儿。
民宿销售的很大一部分是风景,新的问题又会随之而来。不是所有人的家乡都美如画,过于偏远的地方也不适宜开民宿;你还要有一点推销的能力,把原本不值钱的山间老宅包装成一个好故事,才能卖得出去。现在许多民宿都在通过自媒体进行营销,这对传统农家乐经营者而言,也有着不小的“鸿沟”。
运营、营销方面所有这些,都不是普通人能够以一己之力做好的,一个小规模的公司(或是运营团队)将会成为标配。当然,一旦能够完成大部分的前期准备,不管是钱、人、关系还是顾客,都有可能会反着找上门来。
民宿不同于其它产业,需要和农民打交道,农民的房屋出租合同是有可能随时加价的,并且成为投资民宿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风险。
在准备做民宿期间,得到的信息都是积极的,一旦装修好准备营业时才发现,相关部门没有把你当农家乐对待,卫生是需要许可的,而且比农家乐严的多,消防还是必不可少的,门口的道路是要和村民商量的,停车是很麻烦的.而这些都需要当地有人支持你的项目才行。
民宿的客户需要的是更高的品质、更多的特色和更好的消费体验,民宿的经营者需要的是更好的口碑、更高的客单价和更丰富的盈利手段,想同时满足,就靠你的铁人三项式的综合能力。
民宿是一种主人生活状态的真诚分享,一定是有主人的痕迹,而不是设计师作为炫技的场所。民宿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让客户拥有独特体验。
民宿设计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那些可以给客人获得增值体验的内容。这种增值不一定通过豪华装修来实现,而是独享某种事物而获得,如一泓清水、观览明月的漏窗、远眺山川的露台等等。这种独享是个人的境界、状态得到无限尊重。因此,民宿设计的核心,应该是创造唯一性的独享体验。利用独享性的资源条件为有需求的人群设计,这样的设计,是有态度、有智慧的迎合。
好的民宿,拥有的能量场,不是侵略性和征服性的,而是能震动心灵的真诚。这些真诚,可能来自窗前的一只陶笛,或吧台前的一曲轻弹,亦或是一些拙朴不加雕琢的物件。最怕设计变成了材料或者技术的奴隶。我们希望任何东西放在那里,看似随意,但又得体、恰到好处。所以,我们就做了实验:材质的原生性价值远远大过对其进行技术化的加工,价值和价格不对等,应是民宿可以存续,或不断催生的另一个因素。
民宿,既是一门生意。很多人做民宿,是因为一种情怀;很多人住民宿,也是源于一种憧憬。彼此都别忘了初心,这门生意就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