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巴沙体育 > 巴沙体育
巴沙体育民宿除了客房还可以有什么收入?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08-27

  前情回顾:上一次聊了民宿空间规划和设计中不仅要关注客人也要关注服务人员,这一点在今后的运营中会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就是要创造好的体验、优化的流线以及高质量的服务。好的空间体验会让客人对民宿产生口碑传播以及二次消费,同样好的空间流线可以提高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在繁忙的旺季就更为明显了。

  本来这周应该开始讲讲民宿的运营,但是收到一些朋友的建议,现在讲运营不如说说民宿该如何增收,扛过寒冬。所以,就插播一篇专门来讲讲民宿除了客房还可以有什么收入。

  疫情当前,很多行业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民宿也是如此,本来对于多数房东来说春节绝对是个出行旺季,往年这时多是住的满满的,发愁的是:发三倍工资员工都不一定情愿工作;但是今年春节前接连而至的退订,春节期间空空的客房,把大家打了个措手不及。

  其实,我觉得现在来谈民宿的紧急自救已经晚了,咱们国内疫情已经趋于平稳,天气转暖,大家的出行计划就会逐渐恢复起来。(国外情况还不太好,咱就不操那个心了哈。)

  我想通过今天的话题,给民宿人带来一些新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民宿运营时可以开始尝试找到合适自己的路子,然后实施起来。让自己的民宿收入可以更加多元化,抵抗风险的能力更强些。其实这次的话题不仅适用于处于疫情中的当下,民宿行业在短短的几年中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行业环境也早已不是一房难求,闭着眼睛都挣钱的情况了。一片红海中,如何让自己的民宿立足并发展的越来越好,是每一个民宿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这次可能会不同于以往文章的写法,不再是分享经验,因为民宿区位、主人性格、受众的千差万别导致了这个问题无法一概而论,我个人的经验也很难适用于大家。本文更多的是提出问题,如果大家愿意跟着我的问题线索,一步步深入思考,相信一定可以找到自己民宿的法子。

  在我们的传统思维中,民宿是一个自有的闲置空间,可以出租给外人来住。自然,民宿的收入核心就是我们说的客房收入,也就是租金。我们不妨改变一下对民宿的认知:将它理解为一个体验的载体,一个可以体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气候、不同的风景、不同的美食等等的空间。

  这里可以从民宿的地域特色出发,看看周边的美食、文化、手工艺等等有什么独特之处,或者从民宿主人擅长的领域出发,看看有什么是可以提供给客人的增值服务?

  巴沙体育

  这些都不是我的凭空臆想,都是很多民宿人已经在实践的办法了。最重要的是做出自己的特色来,找到愿意为此持续买单的圈层。

  如果觉得这个问题过于晦涩难懂巴沙体育,我来举个例子说:比如民宿周围有个有机水果种植基地,每个季节都有新鲜水果产出,我的客人大都很喜欢。那么在客人不来民宿的时候,是否也可以享用水果呢?

  将美好的体验标准化,产品化,然后再将它们送达到客人手中。比如民宿利用山泉水和当地的稻米做出的米酒特别受欢迎。在民宿食用,只需要用竹筒从酒缸中舀出来就好,但是如果想要传递出去,米酒还需要装瓶、密封、包装贴牌等等,这样它就变成一个完整的米酒产品,可以通过物流发给全国各地的客人。

  讲到这里肯定会有人问:通过前面几个问题找到的机会点,看似谁都可以做啊?民宿来做有什么优势呢?

  因为民宿是一个特别好的在地深度体验空间,消费者在这个空间停留时间长,会产生吃、住、玩全方位的体验。客人是在民宿体验过后,对产品和服务有了认可后才会产生后续的消费。这种消费相对粘性会更高。所以民宿来做会更加容易,民宿周边的农场、农户、手工艺人、加工厂也多会愿意与民宿合作,实现双赢。

  我的建议,先从淡季的相关体验入手。因为多数民宿淡旺季明显,旺季累死,淡季闲死。其实这样对人员管理、民宿保养维护都不是很有利。所以,应当先从能够帮助提升淡季入住率或者增加淡季其他收入的体验和产品入手。

  那就用价格调整试试吧。调整价格并不是一味的降价,而是根据淡旺季,类似疫情这样的特殊情况来实时调整房价。通过各种销售手段,例如:拼团、预售、抽奖体验、打折券等等来增加民宿的关注度,适当的回笼资金保证自己可以渡过淡季。

  最近的确看到了很多民宿以及高端酒店低价预售的产品,这的确是个大家都在用的办法。但是千万要注意,民宿客房总数小,一定要对预售产品的条款进行明晰,防止疫情过后集中消费,产生一房难求情况时带来的售后问题。

  最后还是来分享下曾经的经验:我曾经营的民宿在上海的崇明岛,虽然崇明背靠上海,消费人群大,但是由于气候和地理风貌的缘故,崇明岛冬季是民宿行业的淡季,深秋过后入住率明显降低。与民宿共同经营的生态农场,主要种植水稻,一般秋季收割后,冬季就会进入大米以及其各种深加工产品的销售期。所以一般民宿冬季会赠送米酒给客人品尝,早餐也会加入新米制作的各种糕点。配合线上社群的销售,虽然房费收入降低,但是总体收入还可以相对保持。

  毕业于同济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在工业设计、展示设计、景观设计、城市空间品牌策划等领域拥有15年经验。擅长运用设计思维解决各种空间体验问题。曾成功完成2010年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重庆梁平新金带小学景观设计、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区域策划、昆山悦业庄农旅品牌及运营策划、武夷山五夫朱子故里文旅品牌策划、昆山体育公园策划、亚朵新世代用户体验设计等众多项目。2015年投入设计创新激活乡村的事业中,成为设计丰收品牌的主理人,打造了设计丰收第一个原型基地—崇明仙桥基地,实验完成了一系列创新赋能乡村的尝试民宿,并开始将成功经验复制推广。现专注于各种空间形式的设计策划与创新工作。